肇:郑玄《笺》以为当作“兆”。马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》说:“肇、兆古同音通用。《尔雅·释言》:‘兆,域也。’《尚书大传》‘兆十有二州’,郑注:‘兆,域也。为茔域以祭十二州之分星也。’古文《尧典》则作‘肇十有二州’矣。《笺》于《大雅》‘以归肇祀’及此诗‘肇域’并读为兆。”这句是说:以四海为疆域。王肃说:“殷道衰,四夷来侵,至高宗然后始复,以四海为境域也。”《尔雅·释地》:“九夷、八狄、七戎、六蛮,谓之四海。”这应是殷商人所谓四海。
假:通“格”,至,到。这句说四海部族属国都来朝见。
祁祁:众多的样子。
景:“广”字之借。员:通“运”。东西为广,南北为运。马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》:“景与广一声之转,……《毛传》训为‘广均’,正读为‘广运’。……至《传》训‘员’为均,均亦读‘运’,犹古无音韵字,通作‘音均’也。”马说是。这句说殷商的国土纵横将黄河全部包括在内。
殷受命咸宜:殷所享有,无不合于天命。
何:即今“负荷”的“荷”,承受。《毛传》:“何,任也。”禄:福。
【品评】 本诗是祭祀殷高宗武丁的。殷在小辛、小乙之后,国运渐衰。“武丁即位,思复兴殷”。“帝武丁祭成汤,明日,有飞雉登鼎耳而呴。武丁惧。祖乙曰:‘王勿忧,先修政事。’……武丁修政行德,天下咸欢,殷道复兴。”(《史记·殷本纪》)死后庙号为高宗。武丁征伐周边小国,造成国内安定的社会环境,又开拓了疆土。商代六百年二十八个君主中,商汤之外,只有太甲(太宗)、大戊(中宗)与武丁被立庙特祭,有庙号,连祖乙、盘庚都无此殊荣,则武丁在商代历史上的地位可知。又太甲、大戊、武丁三帝中武丁在最后,与主祭人关系最近,因而祭中特别突出了武丁继承汤的事业达到中兴的功绩。
本诗开头先说:“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”,一则说明商之有天下,乃是上承天命,二则表明武丁乃商人的正宗。然后说“古帝命武汤,正域彼四方”,一方面称赞商汤的开国之功,另一方面说明武丁在事业上上继商汤。“方命厥后,奄有九有”正是说明商人有天下之后的地位和权威。这是为以下论武丁在武功、文治方面的不朽功绩作铺垫,是由上面赞商人之始、商之建国到赞武丁功业的过渡,章法十分严谨。
诗中将武丁的武功同健全礼仪联系在一起论述。因为武丁的征伐,一是为了恢复殷道,重建礼仪制度,二是为了周围小国、部族同商王朝有礼仪往来,并逐渐接受商王朝的礼俗,以武功始,从而达到文治的目的。
本诗气势宏伟,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显示出一种不凡的气象。诗赞武丁而从邈远的有娀氏之女简狄吞玄鸟卵生契的传说说起,最后至汤建国,然后至武丁中兴的业绩。这一方面看出对武丁在商代历史上地位的评价,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历史眼光的开阔。从地域方面说,“四方”、“九有”(九州)、“千里”、“四海”、“殷土芒芒”等,都是如同站在九天之上,俯视中华大地,无形中表现出一个十分开阔的眼界。其他方面的用词如“十乘”、“大糦”、“百禄”等,也体现出这种风格。毛泽东的词《沁园春·雪》“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”、“惟馀莽莽”之类及秦皇汉武直论至成吉思汗,似乎也是学习了这种手法。当然,这首诗在历史上的影响是很大的。屈原《离骚》的开头先说“高阳”,次及“皇考伯庸”(太祖),也是学习了本诗的开头。
过去对《诗经》当中的《雅诗》、《颂诗》评价不高,研究也不够,很多很有意义的东西未能予以揭示,这是很遗憾的。
郭齐勇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
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“今人率言‘革新’,然革新固当知旧”。对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一代来说,缺乏的也许不是所谓的“革新力量”,而是“知旧”,也即对传统的了解。
中国文化传统的源头,都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。从先秦的《诗经》《易经》,晚周诸子,前四史与《资治通鉴》,骚体诗、汉乐府和辞赋,六朝骈文,直到唐诗、宋词、元曲和明清小说,在传统经典这条源远流长的巨川大河中,流淌着多少滋养着我们精神的养分和元气!
《说文解字》上说“经”是一种有条不紊的编织排列,《广韵》上说“典”是一种法、一种规则。经与典交织运作,演绎中国文化的风貌,制约着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、生活秩序。中国文化的基调,总体上是倾向于人间的,是关心人生、参与人生、反映人生的,当然也是指导人生的。无论是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,汉魏各家的传经事业,韩柳欧苏的道德文章,程朱陆王的心性义理,还是先民传唱的诗歌,屈原的忧患行吟,都洋溢着强烈的平民性格、人伦大爱、家国情怀、理想境界。尤其是四书五经,更是中国人的常经、常道。这些对当下中国人治国理政,建构健康人格,铸造民族精魂都具有重要意义。经典是当代人增长生命智慧的源头活水!